关注生态
聚焦鄱阳湖生态健康 调研鄱阳湖研发态势
内详专业号 | 2009-11-22
在江西省科学院迎来30周年院庆之际,院科技信息中心科技人员按照院领导的战略部署, 积极投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战场,近期先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暨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及广西水产研究所,以及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鄱阳湖生态现状、存在问题与研究对策,从长远发展目标、近期工作重点、未来发展需要以及可能的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
11月17-20日,科技信息中心科技人员陪同省内外专家,分别赴余干县康山鳝鱼产业基地、进贤县军山湖中华绒毛蟹养殖基地、永修县吴城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子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鄱阳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九江市庐山区江西中电投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长岭风电场等进行调研,了解鄱阳湖湿地生态现状、研究空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与发展政策建议等。
通过调研和访谈发现,省内外、国内外有关科技人员在鄱阳湖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大批的成果;有关单位都拥有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但研究力量相对分散,急需整合力量,搭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体系和数据共享平台;通过江西省生态学会平台,江西省科学院与鄱阳湖的科研机构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可在湿地生物、候鸟生态、渔业资源、草洲植被与血吸虫生态防控、污染治理工程、试验示范和新能源等方面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潜力,可对外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服务,有效集成江西省科学院在鄱阳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鄱阳湖流域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产出。
(江西省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江西省生态学会供稿)
 
附:生态学会在鄱阳湖考察活动图片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